1)第四十五章 更加意外的事_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论钦陵逃回逻些城?”贺兰敏之非常的惊异,前些日子黑齿常之的猜测还真的变成了现实!这是计划奔袭乌海前他没考虑过,即使黑齿常之提到过,他也不相信论钦陵会如此做的。

  无论贺兰敏之在现在及后世所了解的,论钦陵都是一位作战非常勇猛的人物,我大唐军队吃了不少他的亏,此人领军作战很少有败绩,更不要说率几十万人逃跑。贺兰敏之所想的都是如何对付论钦陵的这三十万人马,没有做出任何关于论钦陵直接率部逃跑要如何应对的措施。

  这个强劲的对手为何不在乌海和他交手,而选择了放弃,扔下一部人马守乌海,自己率军退回逻些城?论钦陵如此做到底是为什么?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什么?贺兰敏之不得其解。

  论钦陵手上还有三十几万大军,与我大唐军队相比,在兵力上完全占优势,完全可以摆开阵势,与我军打了几场硬仗,鹿死谁手还真的难以预料呢?他为何要撤回逻些城呢?这其中一定有阴谋。

  贺兰敏之想着论钦陵可能采取什么丢卒保车,或者以几万人马为诱饵的战略,以其他手段攻击我军,甚至抄我方后路,直接攻击大非川的裴行俭部,或者断我后续的粮草运输。

  想到这,贺兰敏之冒出一身冷汗,马上命令军士将他的最新命令传回去,令在乌海城一带的我军将士严加提防。在派出大量斥候的同时再派大量侦骑,巡防到附近百里开外,侦探吐蕃人大军的行踪,各军不得懈怠。不得休整,准备接下来应对更大规模的战事。同时派人飞报大非川的裴行俭,将此情况通报与他,建议裴行俭做好准备。

  在将这些命令让传令的军士快速传回去后,贺兰敏之也快马回鞭,率部急驰往乌海而去。在接到乌海战事通报的第二天凌晨,贺兰敏之率部抵达已经残存不堪的乌海城。

  乌海城虽然说是“城”,但规模与我大唐的边城是远远不能比的。差不多就是在一个大湖边扎了许多坚固的帐篷,几乎没有什么永久性的建筑,居住了不少吐蕃人而已,没有城墙。只有一些粗大的篱笆围边,以汉人的标准来说只能是一个临时的住地,怎么也不能以“城”来称呼和形容。

  乌海城原本就只有搭建的帐篷,没有永久的建筑,再加上被我军偷袭了。焚毁严重,到处都是被火烧过后的痕迹,一片乌黑,还有不少未清理出去的吐蕃人烧焦的尸体。要不是乌海这个大湖在雪山的倒映下看上去还挺美丽的话,狼藉的战场让人有人间地狱的感觉。

  贺兰敏之抵达乌海后。阿史那道真、李孝逸、李谨行、李多祚、黑齿常之及程务挺等将都被召集起来,紧急军情的商议。在此次会议上。贺兰敏之也了解到了乌海之战的详细经过。

  几路人马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