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章 穷途末路的赞婆_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孝逸、李谨行、李多祚三位总管安排妥当事后,命将士们吃饱饭后马上休息,明日一早开拔,抢在吐蕃人之前行动,伏击往这个方向而来的论钦陵部。

  这个晚上三位都还算年轻的李姓将军自然也不会闲着,他们派出大量的斥候打探情况,包括吐蕃人的最新动向,及周围的地形全部要打探回来。

  寒冷的夜间派斥候打探这些情况难度不小,可能许多斥候会将永远留在雪域高原上,但军令如山,命令下达后,没有人敢违抗,各校尉及的斥候头目领着他们的手下趁夜出发了。出发时候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带足所需之物,包括食物及手雷这种易带的火器。

  在青海高原上作战,最艰苦的应该算是这些做“见不得人”事的斥候,虽然斥候大多体质非常不错,也受过专门的训练,秘密行动动力及对环境的适应是一般军士不能比的,但他们也是人,同样会受到恶劣环境的伤害,作战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斥候因迷失了方向回不来或者冻饿而死,甚至许多人无缘无故失踪,再也回不来,没有人知道他们死在哪儿,因何而死。

  但军中是不能缺少斥候的,没有斥候打探消失,领军的将领就不能依据敌我双方的情况做出布置,被对手偷袭或者伏击那损失就会无比惨重,因此环境和天气再恶劣,斥候的行动是不会停止的。

  相比较。我大唐军队斥候的行动能力是吐蕃人完全不能比的,装备上也比吐蕃斥候要好多了,相应地我方斥候能打探到有用消息的概率及生存能力也比吐蕃斥候高上很多,这也可以说是大非川战役我军能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次征战,我军全部斥候行动时候都是双骑配置,比普通军士多一倍的手雷,还有一些特制的如易带的弩弓,沾毒的箭及其他武器等,两方斥候遭遇的时候不少,有了这些装备。还有自身素质高吐蕃一等,我方斥候行动成功的概率比吐蕃人高很多,生存机会也大了许多。

  李孝逸、李谨行、李多祚派出斥候,布置接下来行动的时候,他们将依据斥候们回禀的情况,决定在哪个地方设伏,如何伏击。

  这一个夜晚,他们吩咐身边的亲卫。要是有任何一名斥候回来禀报消息,都不得阻拦。

  三人还分时段值夜,以免消息可以随时接收。

  除了李谨行外,李孝逸、李多祚都有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样子,论钦陵的三十万大军并没什么可怕的,大唐军队也从来没有怕过任何对手。没在任何地方吃过败仗,这次也一样……报告阿史那副帅,赞婆令几部人马断后截击我追击的大军,他自己率部逃走了!”一名军士快速跑到累的气喘吁吁的阿史那道真面前,大声禀报道。

  “什么。赞婆逃走了?”阿史那道真听了,气的把手中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