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七十四章 这是开天辟地的事_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封禅仪式将在岁末年初时候进行,这是大唐皇帝首次在泰山举行封禅。

  封禅就是祭天地的仪式,“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古人认为“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于是,凡所谓“受命于天”的帝王,为答谢天帝的“受命”之恩,便到接近天神的天下“最高”之山——泰山之巅,积土为坛,增泰山之高以祭天,表示功归于天;然后再到泰山之前近地祗的梁父、社首、云云等小山丘设坛祭地,表示厚上加厚,福广恩厚以报地,祭天仪式选在泰山的最高处,祭地有多个选择,这次李治封禅祭地选择在社首。

  整个封禅仪式自然要非常的隆重,要做的准备很多,虽然事前有一部官员先期抵达泰山脚下,为封禅做准备,但大多的礼节还是在皇帝抵达后才开始。御驾抵达泰山脚下后,各相关人员马上紧张地准备去了,没人敢去想要是出差错会出现什么情况。

  在看到皇帝李治和皇后武则天也忙着为封禅仪式做准备时候,贺兰敏之心里不由的有感怀起来:李治前面的两个唐朝皇帝,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都能没到泰山封禅,功业远不及李渊和李世民的李治却有此机会,还真有点让人觉得不舒服。

  贺兰敏之是知道,李世民有三次意欲封禅泰山,但最后终未成行。在贺兰敏之眼里,李治的功绩无论如何都不能和李渊、李世民相比,但封禅泰山之举,却落到他头上来,不舒服的感觉是油然而来。贺兰敏之觉得唐朝的皇帝只有李世民才有资格封禅泰山,即使后来开创了开元盛世的李隆基也没有资格,因为大唐在他手里走向了衰败。

  李治统治时候虽然延续了贞观盛世的雄风,但在他手里,武则天这个女人取得了大权,李唐宗室遭到了血洗,让李唐王朝蒙了污,对外战争的大规模兵败也在他手里时候开始,这些都说明李治在功绩上与他的父亲相比差了很多;再因为李治在他心里的坏形象,让贺兰敏之越加觉得这皇帝不配站在泰山之巅行这种“受命于天”的仪式。

  虽然对李治有这种“鄙视”的心态起来,但在封禅仪式开始前做准备时候,贺兰敏之却丝毫不敢马虎,全身心地去负责自己的事,也严令手下人,不得出任何差池——

  御驾抵达泰山脚下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中了,封禅仪式选择在来年的正月初一进行。

  这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在御驾抵达泰山脚下之时,天刚好降了一场大雪,虽然降雪给大自然增添了美景,也被许多大臣喻为吉祥丰收之兆,但给封禅仪式增加了非常多的麻烦,也苦了所有参加仪式的人员,在冰天雪地里忙活肯定不是件让人快乐的事。不过这样的天气情况下,想图谋不轨的人自然少了很多,禁卫军将士大部精力花在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