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二章 武则天给的启示_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谢别拿馒头不当干粮、夏rì炎炎之书香门第同学的月票!)

  差不多在狄仁杰抵达长安后的第三天,另一个得贺兰敏之荐举的人张柬之也应召抵京了,贺兰敏之同样出城迎接并给予了款待

  相比较给人以圆滑感觉的狄仁杰,张柬之xìng子显得刚烈多了,这与骆宾王有点相近,不过对贺兰敏之这位近段时间‘名声’起来的年轻人,还是给予了足够的尊重,不要说在从相陪的狄仁杰和骆宾王口中得知他能入京任职,全赖贺兰敏之荐举之故,感激之意还是不觉间流露出来的!

  在这个时代,科举虽然是士子们踏上仕途的最佳途径,但科举及弟了并不一定在仕途上就一帆风顺,如果没有相应职位的人荐举,很可能外派为官,当个七八品的小吏,好多年得不到升迁,不要说到京为官但如果得朝中有份量的大臣荐举,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很可能就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很快就混的风声水起,要是在任职中再有不一般的表现,那仕途会加的顺畅

  可以说,如今入朝为官,想有所作为,功成名就,就一定要有人荐举和提携施展抱负,不只要有满腔热情,重要的是有没有人看中你,提携你骆宾王、狄仁杰、张柬之等人全明白这个理,无论他们对武则天抱着何种态度,也不去论贺兰敏之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得贺兰敏之的举荐到京中任职到京城当京官,命运从此改变,感激是一定的

  在款待了几人后,贺兰敏之也把他最了解的这几人的情况上报给了武则天武则天的动作很快,只几天时间,狄仁杰和张柬之两人的任命很快就下来了在并州任法曹间有非常不错表现的狄仁杰在详刑寺(即大理寺)任丞,掌分判寺事,正刑之轻重职,官职为从六品上;张柬之在宪台(御史台)任监察御史,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寮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皆莅焉;知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

  武则天也代皇帝亲自接见过贺兰敏之所荐这几人,问询了一些事宜,事后她赞赏了贺兰敏之一番说他识人非常有眼光,以她所见这几人都是不错的人才,她告诉贺兰敏之,她准备在看他们一段时间的表现后,再考虑要不要重安排他们的职务酌情予以升迁还是另换职位

  得到武则天的称赞,又被狄仁杰、张柬之、骆宾王等人尊敬,贺兰敏之当然很是高兴,只是他担心武则天有另外的看法那就是会提防他结党营私

  不过武则天好似一点都没担心这个,还再提醒贺兰敏之要替她多多荐举人才,贺兰敏之只得回去苦思冥想想从记忆深处再搜寻一批现在还没什么名声,但在原来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物,不过刻意去想,却想不出多,而他此时也期待着另一个著名人物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