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章 今天晚上你来陪姨母说事_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于有人忍不住开口问询了,出声的是郝处俊:“贺兰少卿,你所说的非常有理,但在下却有一惑,新罗人一直听服于我大唐,要是我大唐如此待新罗,那于理于情都说不过去,更会让其他藩国寒心的…师出必须有名,如果文武王金法敏拒绝到长安任职,但他们又没起兵作乱,我们要用什么理由对他们发动兵事攻击?”

  贺兰敏之还没回答,李勣却把话接过去了,“此很简单,真的要对付新罗人,我们可以找出一百个理由出来,完全不必担心师出无名!”

  李勣再对李治和武则天作了礼:“陛下,娘娘,臣觉得贺兰少卿所言非常有理,这些年新罗人表面虽然一直听服于我大唐,但私底下所做的一些勾当却是不少,据臣所知,新罗人与百济残军已经数次起冲突,并且不愿意听从我大唐的调停,以至扶余隆不敢回熊津都督府任职!新罗是人觊觎原百济地,他们听服于我大唐,为谋取他们想要的利益,再加上畏惧我大唐兵威之故中,甚至因此与我大唐驻军起冲突,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此前新罗人时常遭受高丽、百济单方面甚至是两国联军的攻击,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他们为免灭国,不得不向大唐求救,代价或者说条件是听从大唐的号令,甚至连年号与历法都是和大唐一样的!不过在百济被灭,高丽遭受重创,新罗的威胁逐渐消除后,新罗人也狂傲起来,甚至不顾大唐的反对,强抢一些因故被百济占领,如今被大唐统治的城池,在这两年间双方人马甚至起过冲突,只不过冲突规模不大,并没引起什么重视人而已但像李勣这样率军征战无数,又在朝堂上混了多年,并大量接触这个半岛上三国事务的人,还是嗅出点味道,今日被贺兰敏之的话点拔了一下,这种不安的感觉更甚了新罗人的不臣之心还表现在另一方面:显庆五年,百济被苏定方所领的大唐军队消灭,百济太子扶馀隆向我大唐投降,随后被大唐朝廷任命为熊津都督府都督,但因为害怕新罗人的报复,未敢回去赴任,一直留在长安,熊津的事务全由大唐镇将负责,大唐朝廷曾令时任新罗王的金春秋和扶余隆明誓,不得相互侵犯,金春秋竟然拒绝,最后在大唐朝廷的威逼下,才勉强同意,但在明誓后,依然我行我素,与原百济人时常起冲突,想抢占原百济的城池属地在大唐的军事威压下,都敢做这样事的新罗人,要是大唐的威压暂时消除,就如贺兰敏之所说,其他地方有乱事,在半岛上的驻军大量削减,新罗人会有什么动作,还真的很难说要是一战能竟全功,将辽东一带所有事都摆平,那自然是所有人都期望的,谁都不愿意高丽、百济被灭了,却冒出个更难对付的强敌出来,要是这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