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八章 近江,我们来了_永不解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一个人在别人眼里不显得那么地聪明,那么他可能已经相当地狡猾了,李晨风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他虚心地把自己从杨锐的北大生物实验室里得到的结论告诉了与会的人,以一种对先进科技不熟悉并毫无把握的态度,因为阐述自己陌生的领域忙于语言的组织而导致说话断断续续,表示他对章天桥发言的附议,给出了更为明确的解释,作为认为“蝴蝶”不大可能就在近江的佐证,供大家在发言时作为参考意见,同时还要装作我和章天桥对此也并不知情的样子,还懊恼地表示因为以前实验室那边一直没有什么进展所以一时忘记向大家进行通报,而白斯文也连忙表示这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在适当的时候也应和着李晨风表示自己对生物科技具有着同样浅薄的见识。

  不讲政治的特工不会是一个好的情报工作者,分别代表着党政系统或者在顾委的老一辈和当权首长的两个人,在我们工作任务如此敏感的专案小组里搭班子,身为一把手的李晨风有时候不得不压着白斯文一点。我们不知道会有哪些首长看过所有来信的内容,但是即使作为一位情报新人,我从“蝴蝶”来信的言辞和语气判断,对未来的政治风向感觉也很不好,并且不难看出“蝴蝶”对一些时间段和问题的故意回避,但这样的欲盖弥彰并不能让任何有一点政治嗅觉的人不得出这样的结论,未来的政局会有大震荡!

  其中,最大的漏洞就是,如果我们相信了不远的将来苏修会红旗落地的这一事实,东部欧洲发生巨变,整个布尔什维克阵营都陷入了最大的低潮,剩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寥寥无几,在这样改变世界格局结束冷战惊天动地的历史时刻,作为其中的第二大国,我们是怎么生存下来,付出了什么样的巨大的代价,信里都没有做任何的交代,对照我们党的发展过程其深层原因不能不让人深思。

  当然,现在因为那些年留下的深刻教训让大家都害怕历史会再次重演,所以在党内团结民主斗而不破的主要格局已经形成,国家也正在艰难地从以前的以斗争为纲向经济发展为中心转型,作为向不同利益的部门单位负责的正副职,意见不一致是寻常的事情,但谁都不敢拿工作来开玩笑。李晨风很老练,在白斯文得到授权了的情况下,他就必须并愿意让出相应的权力,因为这权力是组织上所授予的,不能以个人的意志所左右,所以,他开始悄悄地转变着自己对白斯文的态度,同时以降低自己的政治姿态的方式在我们面前帮助白斯文树立新的形象。

  我从侧面观察着白斯文,这也是一位老情报了,既然“蝴蝶”不大可能待在近江的话,那么这封直指我们要害的电报发出来的动机就更加增添了大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