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一章 我赞同迁都一事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师太仍是沉吟着说:“佛说众生平等,然而世人所遇所求皆不相同……黑白奴隶到我流求岛可比他们先前所遇好些?”

  “……生活是好些。”

  “活了更多人,还是死了更多人?”

  “……活了更多的人。”

  师太忽然说道:“施主可否能向窗外一望?”

  安静看向窗外……窗外是一片幽幽的竹林。

  师太说:“世人所见为竹,老纳我却见到了远处有溪水,有梅花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何能被一丛竹林遮盖了眼睛?!”

  好吧,安静知道,师太给了她一碗心灵鸡……但是至少心情好多了。

  安静离开尼姑庵时,感觉天空格外高远了,不知不觉中,1283年的秋天要来了。

  张安国还真没有发现安静的变化,大家暂时仍要各自忙活各自的事情。

  大宋政府现在有了一件巨大的争执事件,连张安国都不由得不关心起来,他把与吕氏军事集团交往的问题全交给了吴大鹏去处理。

  大宋朝廷在一次朝会上,有官员提出要迁都回汴梁。

  公元1127年,宋钦宗同志领导下的大宋帝国被金国灭了,京城汴梁被占领,还改名字为汴京。

  先前,鞑靼强盗集团将黄河之南的土地陆续卖于大宋政府,这其中就有汴京。

  当然,那时的汴京早已经不是先前的样子,整个城池已经完全破废了。

  大宋政府后来下了大力气重新修建,到现在已经修发将近两年了,故都已经开始有了都城的模样。

  仰仗钢筋水泥与流求造房法,他们修建的速度远比以前要快。

  那个提出迁都的官员是受贾平章指使的,而且迁都的理由很充分……临安本来就是个临时安置的意思,是权宜之计而已,只不过权宜久了些,一百多年了。

  还有一个实际的问题是,临安城里的皇宫实在是太憋曲了。

  仍是公元1127年,金军攻破大宋都城后,康王赵构率皇室南迁。

  在公元1138年,宋高宗赵构暂定杭州为临安行在,在杭州城东南、凤凰山东麓的宋城路一带修建宫城禁苑。

  皇宫东起凤山门,西至凤凰山西麓,南起苕帚湾,北至万松岭,方圆不过九里。

  如果历史不改变,享国三百余年的赵宋王朝,其经济规模曾一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六成以上。

  当年,汴梁的人口超过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翻开《清明上河图》,就可以从画卷中领略当时赵宋的繁华和富有。

  可是,坐拥巨额财富的宋王朝,其宫室却是历朝历代中格局最小的,既不如汉唐时长安宫城的恢弘,也不及后世明清时紫禁城规模之宏大,甚至站在开封的酒楼“丰乐楼”上就可以俯瞰整个宫禁。

  那么,当年大宋的历代皇帝为什么不扩修宫室呢?

  开封在唐代时只是一座州城,所以宋朝的皇宫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