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一章 开局与结尾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org与南宋同行

  张岛主借杨友行之口在《流求时报》上登出的“军队以利为主”的言论引起了很多争论。

  有私下里反对他的------这样的人主要是大宋社会上的一些文人。

  首先大宋本身就有抑武扬文的社会传统。

  一个社会的传统其实主要是当权者们推动发展的,这当然是大宋的统治者愿意看到的。

  前文说过在大宋,武将们的社会地位不高,士兵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严格的说,大宋军队里的待遇还算是不错的------但是社会地位之低却是比较罕见的。

  大宋民间百姓骂人时,都喜欢骂对方为“贼配军”,这已经表明了民间对军人的态度------既然犯罪分子都可以被当兵,逃荒逃难者也可以被当兵,这样的军队他的战斗力可想而知,更加会被人瞧不起了。

  大宋的文人眼红流求岛卫队士兵的待遇。

  他们想不到在流求岛当兵竟然可以有养一大家人的收入,而且居然有服役年限!

  而且听说他们服完役后按照军功还可以转为官吏!

  这可真是太可气了!

  大宋的文人们看不到流求卫队训练之苦,也看不到人家上战场拼战功时会有生命危险,更是忘了,正是这支军队在山东地区死死拖住鞑靼强盗集团,才会让他们有时间也有生命来对张岛主的言论说三道四。

  现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张岛主和他的妻子及他的朋友知道,他们三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已经改变了大宋的命运。

  当然,他们也改变了自己。

  当时,流求岛西海岸已经凭空建起了六座没有城墙的城市。

  不算山东地区,流求岛上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已经超过七十万人,而且还各色人种齐全!

  张岛主有信心在三年内使流求岛的常住人口超过一百万人!

  因为到流求岛去发财已经是大宋民间人士的共识了。

  流求岛的工钱高,流求岛的货物贩卖起来很挣钱钞!

  流求岛的六大主要城市的码头上,平均一天能接送三千多艘百吨级别以上的客货船。

  流求西海岸到大宋主要海边城市的贸易来往终日不断,夸张点说,海路上的海船之多,已经使海路成为一条海帆之路了。

  大宋文人们喜欢享受,他们喜欢流求岛上出的新物件;而且他们也从不排外,并不认为是大宋之外的产出而随意贬低。

  但是,不能触及到他们的底线:到底是文在上还是武在上,这个是必须要搞清楚的!

  大宋文人中诸多的人员纷纷写文写词,讽刺张岛主的言论,或者嘲笑他的肤浅------甚至还有人断言流求岛早晚会陷入兵乱中。

  流求岛上也有文人。

  但是他们要不就是从北方鞑靼强盗集团那里跑来的,要不就是大宋民间的落魄文人,这两种人都是为了来流求岛寻个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