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位“衍圣公”并存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孔家村的老村长同时也算是孔家的族长他现在正在为自己族里面的喜事而开心,特别是自己家里的,又有新人要结婚了。

  这个山村里的孔家与孔氏家族的关系其实不大。

  顺便提一下此时的孔氏家族。

  在这个民族的历史上,曾经有许多显赫一时豪门大户,但是,只有孔氏家族历经了多年,却仍是谱系井然,并且世受封爵,享尽了封建的富贵。

  孔氏家族,是有同一始祖孔子逐渐繁衍下来而形成的庞大家族,素有“天下第一家”的美誉。

  历代王朝都以尊崇孔子和宣扬儒学作为维护其统治的思想基础。

  在封赏和褒扬孔门始祖孔子的同时,对孔子的子孙后裔们也进行大加封赐,尤其自汉代之后,孔子后裔就受封为世袭贵族,从封君到封侯,等级各异,名目繁多。

  而自公元1055年,宋仁宗封孔府主人为世袭“衍圣公”之后,孔氏家族一直享受着这种荣誉威严、气派的孔府大门,上面高悬着一块匾牌:圣府门柱上,刻着烫金大字:

  与国休戚,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后历经朝代更迭和家族的变迁,到了后梁太祖乾化二年,也就是公元912年,孔氏传倒了四十二代孙孔光嗣。

  由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非常恶劣,到处是兵荒马乱的残酷景象,地处山东曲阜的孔氏家族又远离京都皇室,因此,孔府当时基本上断了恩赏。

  四十二代孔光嗣仅靠做泗水县令来勉强度日。

  这时,孔府有一个洒扫户名叫刘末,进孔府后改名叫孔末,一心想篡位夺权。

  他于公元913年谋杀孔子四十二代孙孔光嗣,并取而代之,“歼灭孔氏,曲阜殆尽”。

  又因为当时的战乱所致,孔府族人敢怒而不敢言。

  但孔光嗣独子孔仁玉刚出生才九个月,被母亲张氏带到外祖母家避难,被外祖父张温藏匿起来,才得以幸免遇难,保留住了孔氏的骨血根苗。

  十几年过去了,孔仁玉长大后,发奋读书,刻苦学习,准备将来取得功名后,铲除孔门的家贼孔末,以重新振兴孔氏家族。

  后来,孔仁玉赴京赶考,被朝廷授以太学生的职位。

  这时,又有人向朝廷奏报,说曲阜县令孔末并不是孔子的后裔,真正的孔子后裔、四十三代孙孔仁玉就躲藏在其外祖父家中。

  于是,孔仁玉就此机会就向皇上奏明了孔氏家族发生巨变的原由,奉旨诛杀了孔末,并亲任曲阜县主簿。

  长兴三年,有加封为“文宣公”。

  自此,孔氏家族再度兴盛繁荣起来。于是,后世称颂孔仁玉为“中兴祖”,并在他死后,孔府为他建立了一座祠堂,叫做“报本堂”,以纪念他歼灭叛徒,重振祖业的高功重德。

  曲阜的孔氏家族都是孔仁玉的后代。自此,孔姓才有“内孔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