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宋的商贩日子好过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郭子仁微笑地看着自己的货物迅速地被商贩们买光了,根本不用自己操心。

  他们不零卖的,只走量,除了大商户,比如像吕家那样提前来购入的,剩下的都是普通商贩了。

  大宋的普通商贩日子过得不错呢。

  其实不管哪个时空吧,决定商贩收入的第一因素是利润,而政府的税收又对其利润产生着重要影响。

  大宋的商税有两种:对经过收税点的过往商贩收取的税称“过税”,税率2%;对店铺与城镇摊贩收取的税为“住税”,税率3%。

  另外,对于某些少数特定商品,政府要收取10%的实物作为抽税,但应税商品在抽税后不再征收过税和住税。

  表面上看,过税税率较低,但由于相同货物可以在不同关卡重复收税,因此实际过税往往高于住税。

  各项加起来,商税有时超过了商品价值的10%,这绝对是不低的!

  当然,要是比起那面的世界里隐形税的收税方式来说还是低很多的,原因嘛------你懂的,此时大宋全国户均商税额不到五百文吧。

  而且大宋南渡后,对于米谷、茶盐、柴炭等生活必需品,不分常时与非常时,除了有专卖的外,都免除一般性商税。

  比如像《水浒传》中武大郎这样的小贩,不大会去经营那些抽税商品,并且由于本钱小,很少有能力承接长途贩运的业务,一般只在市镇内或相距不远的几个市镇。

  大宋政府明确规定,不得无故在离城五里外向过往商人收税,违者杖责八十。

  所以,小贩所能承担的过税微乎其微。3%的住税和少量过税负担对他们的收入并不构成实质性影响。

  所以啊,尽管武大郎老婆偷人,导致家破人亡,但作为一个大宋时代的卖炊饼,也就是馒头的小贩,武大郎过的是小康生活:租得起临街两层小楼。平时酒肉不愁。

  这样的生活不过是由武大每日挑两筐馒头沿街贩卖挣来的,他一没被收重税,二没有衙役踢摊子,日子过得平静悠然。

  当然,如若不是登徒子西门庆,恐怕这一家人也能安乐祥和地把小日子过下去。

  这也许更多的是个人的悲剧啊。

  郭子仁算了算,自己在长江水道上过了六个关卡,超过了百分之十八的税了,如果不是知道自己实际的成本。这真是够高的了,所以寻常商贩万万是承担不了长途贩运的成本,除非是大商户。

  正因为这样,普通商贩绝对喜欢类似这样的送货上门,对他们来说,区区百分之五的住税就解决了一切,所以,他们加价一些就转手卖了。

  一开始时。吕家商业的大掌柜提出要全包了,郭子仁抿着嘴礼貌地拒绝了。因为他们的目的不以挣到钱钞为主要,还要推广流求岛这个名子。

  所以,他们要接触那些普通商贩们。

  一个商贩也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