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五章 镰刀和火枪两用式短火铳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镇北厂长终于用锡磷青铜制成了v字型弹簧,而且屈伸次数竟然超过了四百下,这样算是远远超过张国安的要求水平。

  胡镇北厂长得意极了,他在张国安的面前,用力压合伸开那个v字型弹簧。

  他说:“真没有想到,几块小小的鸟粪石竟然能有这样大的作用!”

  其实这里主要是人家铜匠的功劳……材料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铜匠们一开始按照张国安给的数据要求溶炼了铜……但是结果感觉和平常的锡青铜差不多。

  张国安马上对铜匠们说:“我只记得殷地安国是这样炼制的,但具体数据我真的记不住了,你们就反复调整锡和那个鸟粪石的比例吧,反正尽量要少放鸟粪石,但是还要必须有……你们反复尝试吧,只不过每次都事先把数量记下来,有的是木炭,不怕浪费。”

  锡青铜当然也可以当弹簧的。早在公元前200年吧,凯尔特人就利用锡青铜制成了抛石器的片状弹簧……但是效果不太好,只能用在小型抛石器上。

  张国安对铜匠们的要求非常宽泛,这也正好符合他们的行业特点。

  他们和炼钢的工匠一样,都是只知道大概貌后,反复碰运气的,一但成功一次,那都是惊天地,泣鬼神一样的,不编点神话传说都对不起这个成功……所以,胡镇北厂长有时得到非常好的锡磷青铜,有时就得到很一般的,质量始终无法稳定,产品也始终无法量化出产。

  张国安完全能够理解,因为他们除了温度和时间基本可控之外,每一次的原材料可能都不同。从来就没有两次是一样的。

  胡镇北厂长完全能理解,因为他也从来没有听过会有两炉同样的好铁。

  这家伙碰上合适的材料,马上视为宝贝一样的留下……不合适的,退回去留作他用。

  当然,他也在加工后的退火上反复尝试,最后也找到了差不多的办法。至少一个时辰以上的缓慢退火最好。

  张国安让他们把各自的加工心得写出来……但是他们写不出来,于是让他们给别人讲出来……他们说不出来,最后他们公开对众人演示方法,这样,才让所有的工匠有了一定的了解。

  锡磷青铜还有一个好处,它有自润能力,特别适合打造轴承……但是胡镇北厂长可不舍得,这一下子就没有了很多v字弹簧!

  张国安说:“v字弹簧有什么的?压缩弹簧,扭力弹簧。s型弹簧哪个不重要?但是现在都没有轴承重要!”

  这是实话,没有合适的轴承,张国安没有办法加工合适的水力织布机!

  张国安知道,在大宋理宗年代,年仅13岁的黄道婆为逃避当童养媳随商船漂落到崖州水南村。

  当时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领先于中原汉族,黄道婆就倾心向黎民学习用木棉絮纺纱,用米酒、椰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