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二章 真正急的应该是鞑靼强盗们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宋迁都北归还应该有更深刻的内涵。

  在政治意义上说,这算一次强势回归了,也许说明他们对北方有意。

  大宋政府上上下下不是不知道新汴京城作为都城的缺点。

  不管是哪个朝代,一个国家选择首都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首都需要位于交通枢纽处,这样既有利于对全国的政治控制,同时又保证对首都的经济供应,并且首都的地理位置需要适合防守,要能方便地抵御外部的侵略行为,最后首都附近要有一块能生产粮食的平原,以保证首都粮食供应。

  大宋建立之后,定都汴京。

  但当时的赵匡胤经常有迁都的想法,因为汴京这地方非常不易于防守,周围都是大平原,打起仗来四面可以直接受敌,因此很多人认为应该迁都到洛阳,最好是选择有山川之固的长安做为首都才是正解。

  从军事防守上看,长安的确是最佳的首都建都地,几乎四面都是高原,东有黄河天险以及易守难攻的潼关天险,也就是函谷关,东南是武关,西南是大散关,西北是萧关,内部的关中平原自然条件好,粮食供应充足。

  长安位于四塞之地,易守难攻,进可攻,退可守,防守得当的话,外敌根本无法入侵。

  可惜的是,长安与洛阳在唐安史之乱之后,均遭到了很大破坏,几成废墟之地,大宋先前的建设能力极差,无法也无力大规模重建。

  而当时的汴京位于水陆要冲,交通便利,在漕运上则已无黄河天险,大大缩短了与江南的距离,通过汴河运来的漕粮足以维持汴京百万人口的生存以及整个大宋政府的运转,因此大宋开始在汴京建都也有一定的考虑。

  然而可惜的是,汴京是一个易攻难守平原之城,先前大宋被迫南下也是因为都城汴京被攻破导致。

  想想看,基本没有攻城能力游牧民族都能攻破它……只能说是这真是奇葩的历史事件。

  大宋南下之后,与金对峙的大宋本应该选择建都南京。

  南京既在富庶地区之内,其地理环境又前据大江,南连重岭,凭高据深,形势独胜。

  自诸葛亮说“金陵,锺山龙蟠,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以后,历代帝王更是认为南京是最合适做首都的地方之一。

  但当时的宋高宗却躲到更偏安的杭州,这种定都策略显然已经完全放弃了收复北方领土的考虑。

  然而现在是风水轮流转了……但是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吧,大宋选择了重新回归汴京,这个态势很明显有收复北方失土的意味。

  在张安国国王看来,大宋上下只是似乎有了进取心……但是这只是似乎。

  自从大宋明确开始迁都后,他们没有一个权臣提出过类似收回北方领土的说法,仍然是乐于争权斗势,哪怕是一个不重要的部门的官员安排都要争上一争!

  张安国国王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