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2章 蓟州南军_乱明者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2章蓟州南军

  调动辽东蓟州南军的圣旨在三月初的时候到到达了蓟州。

  不过,真的要论起来,这蓟州并不是算是辽东,这里顶多就算是辽东的门户入口而已。因为这里距离北京并不是太远,而且在明朝时,蓟州是属于顺天府的管辖范围,妥妥的天子脚下!

  但是,因为明朝从大明战神不幸被俘以后,土木部之变使得明朝精锐尽丧,从此以后明朝就失去了对草原部落的威慑力。这些草原部落尤其是以鞑靼部为主的蒙古部落,他们经常没事的时候就来北京近郊打秋风,隔三差五的就来抢劫一番要点好处才肯撤退。

  所以,别看蓟州距离北京很近,甚至还是北京的管辖范围,但是这里已经是防御草原部落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了。

  所以,这次有了天子守国门的说法。

  不过,转念一想这地方距离北京这么近,为什么不把战略纵深再往外推推呢?这个问题也很让人费解?难道是明军的战力不行?

  其实,之所以蓟州会成为保卫北京的第一道防线的原因,就是因为,自永乐大帝南京靖难成功之后,永乐大帝翻脸不认账,直接把镇守辽东的宁王一脉给迁到了南昌,而且还把朱元璋册封的其他塞王也逐渐内迁并削弱了这些实力强大的塞王实力,这也变相的导致了大明王朝失去了对塞外地区的直接威慑和控制。

  加上之后的后世皇帝们对于草原这片土地也失去了兴趣,再加上文官集团对武官们的天然打压,使得有能力的武官不能施展才华和抱负。

  所以渐渐的,蓟州以外的地盘就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缓冲地带,而且缓冲的还是草原部落对北京的侵略,而不是明朝对草原部落的铁拳出击。。。

  直到嘉靖以后,因为蒙古小王子不断地侵扰北京,勒索敲诈。忍无可忍的皇帝和文官们才想起了要彻底改变北方防守状况。

  对,就是防守,不是出击!

  从头到尾就是防御,丝毫没有大明战神的勇气和永乐大帝五征草原的壮举!

  于是,就在张居正的主导下,在南方抗倭有功的戚继光就被调到了蓟州任命为蓟州总兵。

  戚继光来蓟州之时,同时也带来了三千的南军,也就是被称为戚家军的这支强悍部队。

  本来,调到戚继光带着三千南军来是为了给北军做个样板,让他们有样学样也变成一支虎狼之师。

  可惜,事与愿违。南军到达北方以后,处处都被北方的军队排挤。除了,所谓甜党咸党的南北对立之外。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利益问题。

  南军到北方以后上享受双俸待遇的,那时候,卫所制已经腐朽不堪,卫所兵毫无战力可言。于是,在朝廷半推半就之下就出现了征募兵,征募兵一年的饷银是十八两银子,打仗的时候另算。所以,戚继光带来的这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