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3 新的传说度_全民三国从问答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更后改,明天不一定什么时候了,尽量还是上午更完。在医院,只能手机码字,不太确定一上午能不能码出这四千出来。】

  就在武威的种田大业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位于扬州等富庶地区的领主们,种田却不怎么顺畅。

  最主要的因素,便是税收。

  凉州因为董卓和朝廷闹崩了,少了朝廷剥的那一层皮,董卓也就听取了贾诩的建议,大战过后,不仅没加税,甚至还减了一些。

  所以在凉州,其他领主的规模,虽然不如武威县大,但也还算顺利。

  而处在腹地的那些领主,朝廷要收税,州牧要收税,郡里要收税,县里来收税的人也多少要占点便宜。

  而且收税的,并不是领主们想象中的朝廷势力,而是当地的世家势力。

  登记了多少人,就得交多少税。

  而且这个税,还不是交粮食,得交钱。

  没钱的话自己想办法凑,不然就得服劳役。

  问题是,劳役是不给钱的,也没有自己的收成,一旦成了所谓的劳役,那以后就永远无法摆脱这个身份了。

  本来各地的世家们,是没怎么理会这些领主的,反正也没多少人,种不了多少地。

  但当领主们开始发力,全力开荒种粮的时候,世家们惊讶的发现,原来你们有这么多人啊,那我就不客气了。

  不管仍旧处于村级的领主,还是已经将自己的领地升级成县级的领主,正面面对各地根深蒂固的世家时,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已经有领主在论坛上求其他领主去解救他们了。

  这让大家对于‘种田’这种事,心里多少有了一些阴影。

  事实上,距离凉州比较近的领主,已经有不少人朝着凉州境内迁徙了。

  同样这么做的,还有附近的百姓们。

  凉州内的百姓,在朝着武威迁徙。

  而临近的并州、益州、司隶的百姓,则在朝着凉州境内迁徙。

  另一边,随着百姓开垦荒地的面积越来越大,温良所带领的骑兵,探索的区域也越大。

  粟米这个东西,成熟期一般在120天左右。

  理论上来说,赶在五月及以前种下去的粟米,理论上来说都可以收获。

  只要有空闲的土地,只要时间还来得及,百姓们就没有要停下自己脚步的意思。

  185年5月13日,拓荒播种已经到了最后期限。

  再以后种下去的粟米,大概率可能会因为气候变化,导致无法成熟。

  这一天,温良照例在远处巡逻着,寻找鲜卑人的踪迹。

  对于鲜卑人,温良并没有丝毫的‘善良’可讲。

  遇到商队的话,收缴所有的兵器和甲胄。

  遇到骑兵的话,直接进攻。

  这也就导致了,商队养成了一个习惯,将自己的武装力量留在温良的巡逻范围之外。

  如果温良巡逻范围扩大了,那就沿着他们离开时的方向后撤,等待他们回来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