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73章 愿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_不负大明不负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暖阁。

  冯保禀道:“万岁爷,内侍说兵部侍郎王象乾的儿子王与定求见。”

  朱翊镠头也不抬:“有请。”

  冯保也没有立即去传旨,而是弱弱地问道:“是万岁爷召他进宫的吗?”

  “要不然呢?”朱翊镠这才抬起头,感觉冯保话里有话,“伴伴想说什么?”

  “万岁爷日理万机,是其一;其二万岁爷乃九五之尊,奴婢希望万岁爷保持足够的威严,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站在万岁爷面前与您说话的。”

  “伴伴的意思朕懂得。”见冯保语气诚恳,朱翊镠也只能点了点头,心平气和地解释道,“朕见每一个人都有目的,当然不是随便召见。朕整天待在宫里,许多理念需要人帮朕传达、实践,而你们只能传达,却不能实践。”

  “就像朕鼓励能吃饱饭的人,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政策你们可以帮朕传达给天下人知,可具体怎么做,不能靠你们吧?还得靠郑恭王世子和申用嘉那些先知先觉的人,朕需要他们起带头模范作用,伴伴明白朕的心思吗?”

  “哦,奴婢明白万岁爷的苦心,所以万岁爷才会费尽心思去帮他们实现人生的梦想。”冯保心悦诚服地点点头。

  继而又话锋一转,语重心长地提醒道:“可奴婢听说,王象乾的儿子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不学无术。倘若万岁爷重用他们这种人,势必会让天下人误解万岁爷的本心,乃至引发一些怨见。”

  “伴伴这个提议非常中肯,但这也正是朕想说的。”既然提到这个,朱翊镠便认真地解释道,“本朝评价一个人是否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的维度过于单一,好像只有读书入仕当官儿才是正道,但其实在朕眼里,这是一种偏见。”

  “朕为什么一再强调,只要认为自己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便大可毛遂自荐给朝廷?就是希望打破这种偏见。仔细想,应该不难发现,朕一直在贯彻这个主张,从重用张静修到王衡,再到郑恭王世子再到申用嘉,他们都不是通过读书赢得该有的地位与世人的认可。”

  “当然,朕绝不是不鼓励读书。会读书能考中进士的人朕一向很钦佩,也不会埋没任何一个有大才之人。但任何世界,并非每个人都能吃好这碗饭,身为执政者,要允许并鼓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与爱好,对他们的评价不能仅仅只局限于读书这一个纬度上。”

  “由于这样单一的纬度,以致于世人对许多人的评价更是单一,好像只要不会读书就什么都不是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申用嘉。若非朕的包装宣传,世人只知道他整天无所事事,不是逛街就是钓鱼,俨然一副纨绔子弟的公子哥儿形象,但其实这些都只是表象。”

  “人们往往也会只看到这种表象,实际上,人家有着更高更独特的追求,只是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