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2章 川东_风起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自成果然是韬光养晦……”

  杨嗣昌眼眉低垂,眸光之间满是杀意,心中满是冷念。

  早在崇祯十一年时,李自成的骤然的败亡便让杨嗣昌察觉到了不对。

  杨嗣昌本来已经是拟定了围剿的计划,准备檄调川陕两地之重兵搜山围谷,哪怕是掘地三尺也要斩杀李自成,将那些逃入深山老林之中的闯军残兵尽数诛杀,以绝后患。

  只是当时清军的突然南下,打破了杨嗣昌所有的筹谋。

  面对着南下入寇的清军,天子认为如今关内流寇既然已经声势减弱,可以调遣三边精兵入卫京师前来勤王。

  杨嗣昌从一开始不赞同征调陕西兵勤王,但是天子金口玉言,却是容不得他来拒绝。

  那个时候,陕西尚不稳定,李自成的突然败亡也是让杨嗣昌感觉谜团重重。

  李自成当时明明如日中天,转战千里之地,牵动三边之军,屡屡跳出川陕十数万兵马的合围之中,而后更是连败官军,一路高歌猛进。

  但是却在最后一头扎入绝地之中,放弃了机动的优势,转而打起了最不擅长的阵地战。

  原来。

  这一切都不过是暂时的韬光养晦,蓄势只等待发之时!

  远望着白茫茫的郊野,杨嗣昌伸出手缓缓抚去了身前墙垛之上的白雪。

  冰冷的寒意顺着消融的白雪深入骨髓,让杨嗣昌原本有些昏沉的头脑清醒了些许。

  “如今形势更替,与当初流寇初起之时,已是截然不同。”

  杨嗣昌抬起手,手中的冰雪已经消融,留下的只有些许的冰水。

  了解的越多,杨嗣昌才越发现如今局势有多么混乱,多么的复杂。

  “关内民变起于天启七年,时至今时,已有十二载岁月,几经起伏,但终究是无法扑灭,反而愈演愈烈。”

  经过了一年了休整和发展,如今的流寇早已经是和初起之时相去甚远,而这这一年的发展比起此前的十二年都要更加的迅捷。

  令人心悸的杀意在杨嗣昌的眼眸之中流转。

  崇祯九年之时高迎祥兵败黑水峪,群贼噤声,万马齐喑,正是灭绝流寇的最佳时机。

  只可惜因为北地边情,卢象升被调往北方,最后六省总理之位落到了熊文灿的身上。

  原本大好的局面,竟就这样被熊文灿这个匹夫一手葬送。

  杨嗣昌心中更冷,对于熊文灿的恨意也越发的深重,不过杨嗣昌到底还是没有因怒失态,所有的一切最终只是化作了一声叹息。

  “酿成如今之局,到底还是我的责任……”

  杨嗣昌轻叹了一声,说一千道一万,熊文灿之所以能够上任,还是因为他识人不明,误信传言,以为熊文灿当真能臣,以致于如今酿成这般的局面。

  做错了便是做错了,杨嗣昌从来都不是那种死不认错的人。

  人正因为知晓错在何处,正因为错在哪里,才能够改正错误,才能够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