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_永安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婉儿抿了口酒,看我神色,叹道:“一个八岁孩子能说出那种话说明什么?自然是他父亲的言传身教,是他父亲仍在执着李家王朝。”

  我微握了拳,听她几句话便已豁然明了。

  所以那日事,实则是恩宠,其实早已是死罪。如今在大周,谁还敢提李家王朝?尤其是有名无实的太子,那等于是心存篡夺天下,改朝换姓的祸心。

  那日不是不罚,而是要罚他的父亲,而非临淄郡王。

  “所以皇姑祖母想借今日——”我不觉脱口而出,却被她眼神止住。她轻点头,道:“不无可能,况且太平又不在,没人能真正说句好话。”

  所以李成器才挺身而出,所以他才说幼弟是听自己教诲,将所有罪责都揽在身上。所以这一瞬间,他几乎已将这些全想明白,或是早在那日事发后就想明白,有这么一天要将教唆弟弟的罪名揽在身上,替父受罚?

  我光想到此处,就手有些发抖,婉儿倒了杯酒,递给我,示意我喝。

  “你说这雪会下到几时?”婉儿抬了些声音,哀叹道,“瞧你冷得,喝口酒吧。”我应了声,也实在觉得冷,恍惚间竟是灌下了一杯,滚烫辛辣的暖流自喉间而下,刺的我立刻视线模糊,抹了一把,才看到婉儿笑着摇头。

  她屈指轻敲我额头,道:“喜欢李家人,怎么能这么多愁善感。”

  我闷闷道:“是被酒辣的。”

  她不再说此话,和我又聊了些奉先寺的事。我被那杯酒辣的,亦是缓了心思。如果真如婉儿所说,这就是最轻的责罚,只是……皇姑祖母真就会就此作罢,或是再行试探太子李旦?

  太子仍面色如常,与我几个舅舅论起诗词。李隆基仍是沉着面,不吃不喝的,永泰去寻他说话,他也置之不理。

  我忧心看他,低声道:“还是个孩子,藏不住心事。”婉儿摇头,道:“这样也好,要是也神色如常,看在有心人眼里才真是有问题。”

  我盯着手中茶杯,头阵阵作痛,蹙眉扫了一眼越发疾的雪,对婉儿道:“我先回去了。”婉儿点头,道:“去吧。”我又看了一眼李隆基,起身走到皇上面前,说是白日吹了风又喝了酒,有些头疼。皇姑祖母略关心了几句,便让我退下了。

  我走到殿门口,宫婢替我罩上袍帔,系好带子后,躬身将我送出了长生殿。

  硕大的太初宫早已模糊,隐藏在白皑之后,远近都是雪,无尽的雪。我曾读过无数咏雪诗词,却没有一句能在此时记起。天地间,唯有那背脊仍然笔挺的人,跪在长生殿前,清透的眸子越过雪幕,静静地看着我。

  长生殿内喧闹正盛,当值的宫婢也因大雪躲到了门内。我一步步走下石阶,不过十几步鞋就已经湿透。从石阶下到他跪的地方只有十几步,我下意识迈出两步,他已轻摇头示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