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 八四年的第一场雪_我的八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深。

  鸡架子上的一群鸡落进雪窝里不住扑腾,咯咯叫着使劲儿扑扇翅膀,拼命的飞到不远处的石榴树上,再也不下来了。

  猪圈里的黑猪把脑袋从雪窝里冒了出来,一个劲儿的哼哼。

  一家人开始铲雪,铲出一条路后,将院子里的积雪用板车推到门外,等到自家院子里的雪扫完后,关宏达父子开始去门口处理道路,一直从家门口清扫到了大街上,铲雪的任务才算是完成。

  而关阳、关晓军早就领着一群熊孩子开始了滚雪球堆雪人的活动。

  这个年代的积雪很有粘性,随便搞出一小团积雪,在地上滚动一会儿,就会滚出一个大雪球,雪球越来越大,沿着大街翻滚前行,将地面上的积雪吸附了不少,形成一绺一绺的印痕,露出黄白色的干硬的路面。这比拿扫帚铁锹铲雪还要方便快捷。

  关阳领着一群同龄小孩,从村东头开始比赛滚雪球,看谁滚的大,滚的快。

  这么厚的积雪,滚不了一百米,雪球就已经有半腰高了,滚着开始有点费力,雪球的前进方向就有点不怎么受控制,再滚了一会儿,小伙伴们面前的雪球开始如同喝醉了醉汉一般,歪歪斜斜的沿着街道前行,夹杂着孩子们的嬉笑惊呼。

  这个年代的雪很有粘性,滚雪球滚的毫不费力,可是在几十年后的雪,却少了粘性,简直如同沙子一般,根本无法滚成雪球,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等将雪球从村东头滚到村西头的时候,雪球已经有一人多高了,孩子们累的呼呼直喘,脸上都冒出汗来。

  将雪球堆到路边后,大家开始搞第二个雪球,这第二个雪球在成型后,就比第一个要小了不少,然后将小点的雪球抬到大雪球上,一个雪人的基本形状也就出现了。

  有人找来棉花壳子摁在雪球上当眼睛,木头橛子插上去当鼻子,掰点树枝做嘴巴,最后再搞一顶破草帽往雪人头上一扣,齐活!

  这些高高矮胖瘦不同,模样也千奇百怪的雪人被孩子们堆在街边,就像是一个个保卫村庄的卫士。

  如果天气一直寒冷的话,这些“卫士”能一直撑到过年都不会化掉。

  这时候的雪,不但可以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而且还能吃。

  小孩子们会用塑料袋在干净的墙头上,或者别的地方,收集一小袋子白白的雪,然后在袋子里放上两粒糖精使劲摇晃,最后捏成古古怪怪的样子。这应该算是最名副其实的雪糕了。

  但是这种放糖精的雪糕甜的发苦,吃上两口还行,吃多了,谁也受不了,因此好玩多于好吃。

  糖精是一种白色的小颗粒,与白砂糖的颗粒大小相差不大,乡下孩子夏天买不起饮料甜水,往往都是向自己瓶子里的水里丢上一两粒糖精,讲究点的还扔进去一两片橘子皮,不过橘子很少有人吃,橘子皮很不多见。

  现在吃雪也是,只有放进去白糖的雪块,才真的可以吃下去,放糖精的很少有人能真的吃下去,大家基本上图的就是一个乐呵。

  这么厚的雪,有人玩,有人吃,但也有人利用这种天气抓兔子。

  关晓军就喜欢抓兔子。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