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章 乡下艺人_我的八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就看不上眼,况且这还是代课老师,不是“公办教师”,这就更看不上了。

  因此村里人找来找去,瘸子里面拔将军,就找到关宏叶了,于是勉强识字的关宏叶就这么当上了光荣的人民教师。

  如今代课老师的工资虽然不高,但也比没有工作的老百姓要强。

  再说关宏叶一个四十来岁的妇女,她在家能干什么?

  当老师每个月都有工资,几十块钱已经足够一家老少的吃喝了,在这个时代,其实这已经是非常好的一份工作了。

  关宏叶对孩子从来都是笑眯眯的,她从不打人,也不骂人,堪称整个学校里最为慈祥的老师。

  作业做不完,她也不会骂你,但是会唠叨你,今天说你,明天说你,说的人脑袋都疼,连上一年级的小孩子都受不了,于是便乖乖的按时交作业。

  教了几个拼音字母之后,关宏叶让孩子们自己诵读,她走出了教室,片刻后,脑袋从门外探出来,“先别读啦,村里有玩把戏的来啦,都去看看去吧!”

  孩子们一听有卖艺的,顿时合上课本,跟着关宏叶向校外跑去看热闹。

  一个老师,不好好的教学,在上课时间竟然领着学生去看玩杂耍的,这在几十年后,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但这种事情却是确确实实的发生过,但也就关宏叶能做的出来。

  关晓军一脸的好笑,合上手里的本子,也随着同学一起向村里走去。

  走出学校后,就能听到铜锣声从街心隐隐约约传来,顺着大街向前走,就看到村里一群人聚拢在一起,站在街边看热闹。

  这个时候,每到农闲时节,乡下就会有一些乡下艺人走街串巷的为乡民表演节目,挣点糊口钱,当然,其中也有骗子。

  有说快书的,唱大鼓的,唱坠子书的,玩猴的,小鸟叨牌算卦的,卖虫药的,踩高跷的,变魔术的,还有打把势卖艺,胸口碎大石,玩金枪锁喉的。

  这些人为乡下人贫瘠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乐趣。

  每当这个时候,就是整个村子里小孩子最为高兴的时候,孩子最喜欢看新鲜,这些玩杂耍的,一年到不了村子里几次,看着都新鲜。

  这些乡下艺人,在这个年代,表演半夜节目,也挣不到几个钱,村民都舍不得给钱,一般都是从家里舀两碗粮食给他们,有的给玉米,有的给小麦,不一而足。

  而这些卖艺的,也都随身带着布袋,你给什么他们要什么,也不强求,但一个村子走过来,差不多也挣了好袋粮食,算是不少了。

  此时街面上正有一辆马车在沿街奔走,车上装着几个箱子,箱子上站着一个孩子,孩子正拿着小锤子狠命的敲着铜锣,铜锣声咣咣作响,顺着关帝庙村的东西大街一溜敲,来来回回敲了几遍,最后停在了关帝庙小学门口前的小广场上。

  关晓军看了几眼,知道这是表演武术杂技的艺人,此时敲锣开道,是为了聚拢更多的观众,真要是表演节目,就要到了晚上了。

  因为只有到了晚上,村民才有闲暇时间看他们表演,而且晚上灯火昏暗,也利于他们玩一些手法上的猫腻。

  关晓军不再多看,回家后,直接去找关自在。

  他这段时间跟随关自在学武学种花,被关自在催的很紧,对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好像是要看看关晓军的潜力有多大一般。

  到了关自在院子里,老头正在修剪花枝,见到关晓军回来,笑道:“好小子,今天逃课了?怎么来这么早?”

  关晓军笑嘻嘻道:“村里这不是有打把势卖艺的吗,宏叶姑奶奶的直接让我们下课看热闹呢。”

  关自在笑骂道:“宏叶这孩子瞎胡闹,打把势卖艺有什么好看的?这些乡下卖艺的人可能会有点功夫,但真正的高人基本上不会有,而且你要注意,看看他们有没有带孩子,如果带孩子的话,十有八九是买来的孩子。”

  他说到这里,想了想,对关晓军道:“如果他们真带有孩子的话,你给你爷爷宏达说一下,就说我说的,让他多注意,实在不行盘问一下,最好提前给派出所说一声。”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