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无标题章节_我的八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有那么一点。

  但关晓军不信,并不代表别人不信啊,于是山竹公司在一夜之间就臭大街了,全国人民畏之如虎,偌大的保健品帝国瞬间崩塌。

  后来关晓军成家立业,有了些阅历与见识,再与朋友们喝酒讨论这件事情的时候,对山竹集团都觉得有点可惜。

  抛却一切先入为主的观念,如果客观的看待山竹公司,你就会发现,就商业运作而言,这家公司几乎已经将保健作品市场的开发,做到了极致。同时代的所有保健品,都难以望其项背。

  如果不是因为摊子铺得太大,对下面约束不够严厉,又没有树立起好的企业文化,再加上吴秉心父子急功近利,导致公司膨胀太快消化不良,这山竹公司应该也不至于倒塌的这么快。

  当然,还有一点,这家公司得罪的人太多了,也太高调了,就历史规律而言,它的倒塌也存在着一种必然性。

  因为在中国,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亦或是商业集团,只要你太过高调,那么倒霉也就紧随而来。

  吴秉心虽然一直强调“官商”“官商”,产品推广营销一直走的都是官商结合的路子,自认为掌握了对国情的认知,其实还是认知有限,他要真的有认知的话,也不会如此的大张旗鼓,如此的大放狂言。

  步子太大,扯到蛋了,这种情况多的是,不差他一个。

  就关晓军个人而言,闷声发大财,或者说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那才是真正的经商之道。这经商与做官是一个道理,踏踏实实的做事情,那才是王道,也是一个人一个企业的立足之本。一旦高调,你就等着倒霉吧。

  从这点来说,关晓军其实最佩服的就是老干妈这个风味食品集团,人家不上市,不融资,不贷款,不赊账,不欠账,这才是最符合中国思维的经商模式,简单,但是踏实。

  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娃哈哈集团也跟老干妈的模式一样,但因为产品类型的不同,他就很难做到老干妈的程度,底气差了点。

  关晓军没有做过商人,也不懂经商之道,如果真让他经商的话,他只能以这种最笨的方式来经营自己的公司,因为融资上市什么,他根本一点都不懂。

  自己不懂的事情,最好就别掺和,他这辈子重来一次,其实根本就没想过当什么世界首富,做什么政治明星,他只是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尽量的影响改变一下家人的命运与经济状况,如果再贪心一点的话,那就是多赚点钱,争取成为一个成功人士。

  至于赚多少,其实他心里并没有太过长远的规划,反正走一步看一步吧,机会多得是,到现在为止,一切都要比上辈子都好的太多了。

  他现在有意无意的引导父亲关云山开建筑公司,开超市,靠的都是脑子里的先知先觉,现在建筑公司与超市都已经成型,管理人员的担子就全都压在了关云山身上,关晓军现在根本就帮不上多大的忙。

  其实即便关晓军接过关云山的担子,他也未必能比关云山做的更好,在经商方面,关晓军也并不比他老子强多少。

  好在无论是超市还是建筑公司,都是一个人际交往大于商业运作的产业,关晓军还能帮着出主意,可真要是具体到商业产品推广以及商品销售方面,这就是关晓军的短板了。

  就像关自在给关晓军的凉茶配方,关晓军想要把这凉茶做大做强,就必须运作起来才行,但怎么运作,怎么推广,这就牵扯到了一个营销团队以及营销理念的问题,就现阶段而言,关宏达父子都没有能力对这凉茶进行开发,必须要找专业的人来搞这件事才行,实在不行,借用他们的渠道也可以。

  吴秉心这个人怎么样,以后公司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关晓军都不怎么在意,他最在意的是日后山竹公司的营销团队,这才是一个公司最大的财富。

  关晓军想把这个团队攥到自己手里。

  请收藏:https://m.biqu7.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